-
-
微信:13704003099
-
邮箱:yadonghuibiao@163.com

“这个设计了不起”的微信公众号上线啦,直接搜索“BestDesign”或是“Qthings”就可以订阅,关注我们每日发现的新鲜好设计。
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污染……设计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难题吗?在当地时间 10 月 21 至 29 日举行的埃因霍温荷兰设计周(Dutch Design Week)上,英国权威设计媒体 Dezeen 与设计周组委会将在两天的时间内(21 和 22 日)带来一系列名为 Good Design for a Bad World 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围绕上述议题讨论设计所扮演的角色。本周的主题就是设计师们为应对这些全球危机,所尽的一些努力。
就像人走路会留下脚印,我们一举一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给地球留下足迹,而“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一词指的就是个人的碳耗用量。在 2015 年的伦敦设计节上,由英国设计师 Benjamin Hubert 领导的设计工作室 Layer 发布了与环境咨询公司 Carbon Trust 共同开发的概念产品——智能腕带 WorldBeing。这条腕带将通过关联 App 以及内置的监测器,实时计算各种日常行为所产生的碳足迹,让人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低的碳足迹还能转化成分数,从而获取由当地商家提供的徽章或是折扣作为奖励。值得一提的是,手环本身也将由收集来的电子废品制成。
美国非盈利组织 GreenWave 由曾通过商业拖网进行捕鱼活动的渔民 Bren Smith 成立,当他发现海带和贝类生产不仅能抵抗气候变化还有着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这一作用时,他和身边朋友决定把这一模式推广给更多的渔民,让他们成为运营海洋农场的农民。与组织同名的农场系统由可用来生长海带、通过浮标相连的绳索以及浮标所吊起的各种供贝类生活的笼子组成。这种生产模式有着双赢的优势:贝类产生的有机物能够促进海带生长,反过来,海带又能为贝类提供食物,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下降,从而优化贝类的生长环境。
在 2014 年的北京设计周上,一件由荷兰设计团队开发的连体衣凭借其能够净化空气的神奇功能收获了不小的关注。这件名为 BB.Suit 0.2 的连体衣采用 3D 编织技术打造,集成了导电纤维和空气质量传感器。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这件衣服可以吸收穿戴者身边的灰尘以及其他有害颗粒,然后让它们掉落在地面上。由于团队尚未解决清洗衣服的难题,这件连体衣尚未开始销售。
在前往希腊莱斯沃斯岛(Lesbos Island)帮助滞留在当地的难民后,荷兰设计师 Floor Nagler 和好友 Didi Aaslund 发现难民们在岛上遗留下了大量的难民船和救生衣。为了解决这些废弃物,她们组成了设计团队 No Mad Makers,组织工作坊让当地难民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背包。从难民船上收集到而来、大小为 1 平方米的橡胶以及 4 条救生衣系带等物资构成了这些容积为 21 升、重 1 千克左右的背包。据官网显示,他们制作的 500 个背包已全部售罄。
如果我们未来将投入大量安保机器人负责巡视,它们的外观是否应该被设计得更具有亲和力呢?为此,知名工业设计师 Yves Béhar's 主脑的设计工作室 Fuseproject 为创业公司 Cobalt 设计了一款新型机器人。和影视作品中幻想的拟人式机器人不同,Cobalt 有着流线型的金属骨架,最外则覆盖了一层织物,增强了它的质感。它可以进行类似扫描 ID 卡、利用探测器排查可疑活动等任务,正面的触摸屏还可以用来和远程操作员视频通话。
对于需要经过战乱冲突区域的背包客来说,什么样的装备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针对这个问题,毕业于耶路撒冷哈达萨学院(Hadassah College)的 Hila Raam 提出了名为 Rhino Skin 的保护措施。这款背包采用了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高性能防弹布料凯夫拉(Kevlar),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用户可以将防护带从背带中打开用来保护前胸,而且还能将防护兜帽从背包顶部拉出,罩住头部。整个背包的造型也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保护重要器官。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